卡农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卡农这首曲子的由来)

卡农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卡农这首曲子的由来)

《D大调卡农》,创造于300多年前的优雅旋律,瞬间俘获人心,穿越时空,空间。历经岁月,流传至今,风韵不减。

卡农是一种音乐形式的名称,是和弦音乐的一种。本义是“法”。这种乐式的特点是同一首乐曲每隔几个音节连续重复,一个声部的曲调由另一个声部自始至终模仿,即对位法的严格模仿。卡农出现于13、14世纪,后世常以古典曲调作为卡农的题材。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创作的音乐,带有淡淡的意大利风情,甜美而平和的忧伤。在不到五分钟的演奏中,所谓“顽固的花样主题”反复出现了28次,但听者却能陶醉在旋律中,丝毫不觉得单调。

关于《D大调卡农》,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帕赫贝尔10岁时,流浪到英国,被英国的一个小村庄带走.他被一位制琴师收养,后来学会了弹钢琴。在他们隔壁的小镇上,有一个漂亮的富家女芭芭拉·加布勒,路过教堂时听到帕赫贝尔在弹奏一段音乐,就爱上了他。

很多有钱人上门向芭芭拉求婚都被拒绝了,因为芭芭拉心里只喜欢帕赫贝尔。但是女孩子很害羞。从小被宠坏的芭芭拉一直不敢向帕赫贝尔表白。后来,芭芭拉找了个理由,说要去帕赫贝尔学钢琴。她告诉帕赫贝尔,她热爱音乐,希望能跟老师学艺术。帕赫贝尔欣然收下了这个徒弟。芭芭拉为了心爱的人学会了弹钢琴,但并没有把精力放在钢琴上。这遭到帕赫贝尔的训斥,“你不适合弹钢琴,也不喜欢弹钢琴,你走吧。”

芭芭拉听后非常沮丧,决心弹奏钢琴很好,以证明她可以得到钢琴的名字。半年后,她在比赛中获奖,正要拿着奖杯向帕赫贝尔表白心意时,他却已远去征战。就这样,芭芭拉等了他三年。在此期间,村长的儿子爱上了芭芭拉。村长的儿子知道芭芭拉有自己的心,于是托人从前线带回了一具无法辨认的残尸。她对着尸体哭了三声。三天三夜后,芭芭拉割腕自杀。

其实帕贝尔并没有死。分别后,帕贝尔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爱上了芭芭拉。他打算为她写一首歌作为求婚礼物,帕赫贝尔在芭芭拉自杀后的第二个月回到了小镇。当他从村民那里得知芭芭拉为他所做的一切后,他泪流满面。他坐在钢琴前,恋恋不舍地弹奏着为她写的经典歌曲——《D大调卡农》。 )”

很多人质疑佳能背后的故事,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夙愿。真实的故事是,1681年,帕赫贝尔二十八岁时与芭芭拉·加布勒(Barbara Gabler)结婚,并育有子女,但正典确实是帕赫贝尔写给女儿和妻子的作品。

然而,很多人却因为这个纯属虚构的故事而对《佳能》的爱更深。音乐赋予的感动和温暖,加上故事的升华,交融在一起,让《佳能》成为大家心中的经典。

纯真的情感,在优美动人的旋律衬托下,在场的人无不为这一幕所感动。

那个深爱的男孩名叫帕赫贝尔——世界著名作曲家和音乐家巴赫的老师,而那个为爱献出生命的女孩名叫加布里埃尔芭芭拉。

我愿做天上的相思鸟,地里的恋璃,正是因为他们用真情和生命捍卫了这段凄美的爱情。

从此,这首经典的《D大调卡农》被视为纯洁爱情的象征,广受赞誉,演绎至今!

这首歌的作者介绍到此结束(佳能凄美的爱情故事背景)。

文章来源于网络或者作者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何,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z.net/3479.html

(0)
上一篇 2022 年 12 月 30 日
下一篇 2022 年 12 月 30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