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现代(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简短)

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现代(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简短)

这是知树堂的第175篇文章,文章长度5105字,需要阅读时间8-10分钟。

前言

这本书个人认为是时间管理的一本“教材书”,需要注意的是这更像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评价和讨论。同时主人公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成功人物”。他的知名度远远不及列夫托尔斯泰,但是他是属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型案例。另外再说说作者,作者作为文学界“”用一整本书写一个人,可以看出他对柳比歇夫的尊敬态度。后我想吐槽一句,其实这本书并不需要那么多内容,修订版凑篇幅的痕迹比较明显。

​ 这本书算是自律和时间管理的教科书,用一个真实人物的案例告诉你一个自律+时间管理的人能产生多大的能量。

​ 好像我看过印象比较深刻的书籍读书笔记的内容都比较长,所有这篇文章也非常长。后续根据具体情况反馈调整读书笔记的篇幅。

推荐指数

​ 五星:我很少会认为一本书是完美的,但是这本书从个人角度来看无论是当做人物传记读一读还是学习时间管理,这都是对于个人成长十分有价值的。

​ 比较遗憾看到没能早点看到这本书晚,不过还算年轻的时候看到这本书是人生的一大宝藏。

​ 这本书算是宝藏类型的书。是值得“浪费”人生来仔细阅读的一本书。

推荐语

​ 你可以浪费时间,但是请不要浪费生命。柳比歇夫用一生贯彻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时间统计法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同时对于时间的感知越深,目标越伟大,越会感觉时间的短暂。

好句摘录再伟大的人,终究不过是一个凡人,无论多么没有感情的方法,都阻挡不了幸福的冲击一个心灵美好的人是很难遇到的,因为人不可能长进的超过善良与真诚有些人把穿一套好衣服当做真正的乐趣,何必同这些人比赛竞争呢?生活不会等待慢吞吞的人,人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他拿着秒表检查自己,惩罚自己,一旦独树一帜,就不可能得到理解。真正的时间管理是:你总是可以浪费时间做没有什么目的的事情,只要你开心,没有负罪感,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看书之后总结几个问题柳比歇夫是谁?

​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

​ 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期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

​ — 摘自百度百科。

这本书讲了什么?

​ 时间是和生命同等重要的东西,而生命本质就是时间的积累和延长。但是认知和管理时间却恰恰是人所容易忽视的。

​ 时间不属于任何人,同时时间是一种我们不得不花的消耗品。我们珍惜一分一秒,就是在珍惜我们的生命。

​ 那么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这本书通过一整本书来介绍柳比歇夫,同时介绍这本书核心的内容时间统计法也是对于时间管理思想启蒙,如果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同时想要了解自己的时间是如何“浪费”的,可以借鉴书中的时间管理办法进行自我审视。

时间统计法的具体内容?

​ 看书吧,这本书不是说教,越看你越会发现柳比歇夫的个人魅力。

柳比歇夫时间记录分析的4个步骤

1.记录:忠实的记录自己的 完成目标相关的任务的时间开销,误差不超过15分钟。不记录吃喝拉撒的事情。了解自己的时间花在那些地方

2.统计:每一个月对于自己这个月的时间开销进行归类统计,并且进行归档,严格的计算自己的时间开支s

3.分析:分析那些方法是高效的,根据开销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4.反馈:反馈除了继续坚持,还意味着适当的放弃,同时,不要把所有的时间花在目标上面,人不是机器,需要适当休息,需要适当。

柳比歇夫时间5个时间原则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永远不接受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只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接受紧急任务:永远不接受紧急的任务,但是紧急的书信会时间回复。平常时间按照自己定时的三大类按部就班地完成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天睡够10个小时,柳比歇夫虽然看上去一分一刻都不浪费,但是他的睡眠时间甚至比现代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时间都要长。跟很多动辄每天4个小时睡眠时间的“超人”和“怪物”,柳比歇夫很注重充足的休息时间。一累了就马上休息:类似番茄工作法,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比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效率高很多。但是想要控制却非常难。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把时间分类之后,按照时间的重要程度和先后依次完成,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进行工作。柳比歇夫是普通人么?

​ 先说结论:不是普通人,在我看来如果人人可以做到像柳比歇夫这般,世界不但不会更精彩,只会显得无趣。但是柳比歇夫是普通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时间统计法适用于任何人,实际尝试就可以发现,这花不了多少时间,并且天的记录,通过积累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干什么,因为 时间是不会骗人的。

为什么柳比歇夫可以如此自律?

​ **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柳比歇夫是非常幸运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找到了自己真正目标和毕生的梦想,他也用行动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虽然从结果来说他可能依然还在成功的路上。**但是他的成就不比任何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要差。

​ **清楚自己浪费过时间,清楚浪费多少,怎么浪费,为什么浪费?**人容易看清的是别人,难看清的是自己。但是柳比歇夫时刻知道自己离目标有多远,自己每一时每一刻的开销。

如何像柳比歇夫一样精确感知时间?

​ 老调重谈,还是需要坚持,只需要记住,任何具备真正价值的东西,通常都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什么是纯时间,什么是毛时间,为什么要计算纯时间?

​ 纯时间:完成一个目标实际花费的时间,这是能真实反映工作效率的时间。

​ 毛时间:就是指从任务的开始到任务的结束总共花了多少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用来衡量。

​ 多数人计算毛时间基本都可以进行大致估算,但是对于纯时间的把握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纯时间恰恰又是一个能反映效率的时间,所以时间统计法的核心就是合理计划以及精准的估算自己花费的纯时间。尽量的减少毛时间的消耗,因为一件事情拖得越久越难完成。

时间统计法有什么作用?抓住偷跑的时间。现代的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大部分人基本不必担心温饱问题,不会居无定所,全球大多数人摆脱了生存的问题,到了未来甚至我们的一切衣食住行都可以由机器来帮助我们完成。但是我们却越发感到时间的不足。对于偷跑的时间,只要时刻牢记想要让你浪费时间的,多半要么是自己“想”浪费,要么是别人想从你身上赚钱,学习时间统计法就是想办法“留”更多的时间给自己成长。有效并且高质量的利用时间。随便找记录的工作时间开销,都会发现自己其实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能有一半就算是非常不错了。而时间统计法可以帮助衡量时间的开销和调整计划。与时间做朋友,时间会给你回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待时间像对待自己珍贵的朋友一样,时间迟早会给你该有的回报。学会感知时间。用时间统计法就会发现,人类不仅工作低效,并且人对于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无法把握。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常觉得放假的时间太短,而上班的时间太过漫长。然而这两个时间对于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用统计看看自己在那里浪费了时间,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感知时间。紧张工作和享受生活有矛盾么?

​ 从书中的内容来看,柳比歇夫拥有如此旺盛的意志力,一方面得益于有着伟大的梦想,另一方面是他非常懂得劳逸结合。他每天睡10个小时,累了就马上休息,从不拖泥带水。并且不接受任何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接受任何紧急任务。但是遇到紧急的事情会时间回复。

​ 这让我想起了《不努力也没关系》书中的一段内容:如果你想成为大师,努力训练5年就够了,但是如果每天拼命努力用所有时间来练习,却要花费十年的时间。永远要相信人的意志力一种消耗品,科学也证明了人高强度工作90分钟之后效率会十分低下。所以紧张工作和生活完全可以分开,甚至可以在累了的时候马上休息,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会选择把所有的时间用来享受生活。

如何更好的成长?

​立马行动,实践书中所有可以实践的内容。如果看完书丢到一边,那么这本书只是一个人物传记,对于读者个人的帮助微乎其微。

​ 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少挫折,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个体的一切努力而是为了达成目标。

​ 时间统计法重要的是诚实。千万不要为了形式主义去做时间笔记,这样做没有任何帮助,也不要为了“凑数”让自己看上去很用功,努力了就是努力了,懈怠了就是懈怠了,人都会有想要放松的念头,但是如果借助时间统计法能更加精确的规划时间让自己成长,一时的浪费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 回想自己为目标付出了多少有效时间。学习就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一直输入而不进行输出,那么知识是无法内化的,好的状态是保持高效的同时平衡输入和输出。

​ 制定大目标,小目标,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时间耗费。如果你曾经依靠自律让自己获得一定的成就,相信可以理解柳比歇夫为什么要做到如此极端。根本原因是柳比歇夫的目标过于伟大,所以对于时间以及精力的管理有着异于常人的要求。其难度不亚于一个身体素质一般的普通人要去拿奥运。

其他建议:

​ 个人买的奇特的一生实体书附带了一本小册子,主要讲一些读者的反馈以及自己如何实践时间统计法,下面记录一个方法摘要:

大道至简:

你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纯时间看到工作效率柳比歇夫日程表打造专属日程表

他的要求:

精确记录是原则不要忘记初衷,不要忘记你的目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阅读感受

​ 看完整本书,我大的感受一方面是惊叹时间统计法以及人的自律居然可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从作者的笔墨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并不建议任何一个人效仿柳比歇夫,作者也直言不讳的表示自己也做不到柳比歇夫那样,甚至赞成一些对于柳比歇夫的极端工作的批判观点。同时可以看到,柳比歇夫并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柳比歇夫也拥有书信往来的朋友,也花时间陪家人,是一个十分具有个人魅力的人。

​ 从柳比歇夫的另一个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很多的文豪作家不同富丽堂皇的家庭环境,柳比歇夫对于生活的要求标准极低,只要一个书桌,一盏灯,一把椅子,和一个安静的环境,柳比歇夫就满足了。这种务实和朴实的精神在奢靡风气横行的时代显得非常格格不入。如果用《小狗钱钱》当中的来比喻,柳比歇夫是拥有很大的圆孔,但是甜甜圈本身却很小的人。人人都有虚荣心,但是柳比歇夫的“虚荣”更像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如果不是他自己公布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和自己成就,可能多数人认为柳比歇夫就是一个稍微有点成就的生物学家。这样的柳比歇夫,给我的感觉像是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世的奇妙感觉。

​ 柳比歇夫不但对于梦想有着极强的执念和行动力,并且拥有者独特的个人魅力。不了解这个人,可能看上去和普通人无异。但是作者越是解读柳比歇夫这个人,这个人给人的印象就越发的深刻。

内容概要

​ 这本书实际去看会比看我这篇笔记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多,同时内容是人物自传类型的读物,不适合作为内容概要,所以这部分内容根据个人看到的内容进行小结。这个小节的内容都是随便写写,比较自由,可以不看,不过我想没有多少人看到这里所以也就胡说八道了。

柳比歇夫的读书观

​ “我在抄抄写写中不断积累,为我日后的发表留下材料。浮皮潦草,蜻蜓点水式的看书,是看不到深度内容的”。柳比歇夫非常擅长总结看到的内容,我想柳比歇夫是通过大量的可以练习的结果。是设定目标不断地抄写,造就了现在的柳比歇夫。

碎片时间

​ 碎片时间在书中被称为“时间脚下料”,个人在通勤过程中看完了很多小说,漫画,文学作品等等(也做了不少读书笔记),非常赞成好好利用“脚步上的时间”。

​ 个人认知的碎片时间如下:

通勤时间,上下班旅游,出差的火车,高铁上到店就餐或者等外卖刷牙,洗漱其他一切消耗时间没有价值但是必须做到事情

当然,不建议吃饭的时候看书,不利于消化。

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 26岁柳比歇夫定下了一生追求的梦想,时间统计法和他一生数不清的著作就是有力的证据。所以任何时候定下目标都不晚,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追逐梦想的过程。

把时间分类:

​ 柳比歇夫把时间分为三类:

工作,需要非常大精力的事情放在重要的一类把阅读和写作等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规划为第二类日常休息,等日常必需消耗的时间,则划分为第三类(也包含陪同家人的时间)。

这种分类既不会让自己看上去充实,又具备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同时可以帮助个人培养时间观念,什么时间做什么,按部就班。

结语

​ 你可以浪费时间,但是不能浪费人生。时间统计法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做到非常简单的一种方法。目前个人结合自己的习惯定制了一套时间统计法进行实践。时间统计法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只要立马行动真实的记录,对于时间的感知就会越来越强,对于目标的管理和自我管理也会越来越强。

关于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因自律而成功的名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或者作者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秋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z.net/26709.html

(0)
上一篇 2023 年 03 月 07 日
下一篇 2023 年 03 月 07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