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长什么样子图片(蜉蝣是什么动物?)

蜉蝣长什么样子图片(蜉蝣是什么动物?)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什么是蜉蝣,以及蜉蝣是什么动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要忘记为该站点添加书签。

什么是蜉蝣?

蜉蝣是原始的有翅昆虫。

蜉蝣是一种原始的有翅昆虫。虽然它有翅膀,但蜉蝣的翅膀是不能折叠的。蜉蝣的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不能吃任何食物。因此,成年蜉蝣的寿命很短,短的只能活几个小时。

蜉蝣生长在水域,幼虫期稍长,有的品种能活两三年。但是,它们变成成虫,即不吃不喝,飞在空中交配,完成物种延续后结束生命,一般在夜间死亡。蜉蝣喜欢在日落时结群飞翔,繁殖时死后掉落在地上,形成厚厚的一层。

蜉蝣简介

蜉蝣是一种昆虫,又名夜蜉蝣、夜蜉蝣,外形古老而特殊,主要分布于热带至温带地区,世界闻名约30~50种,我国已知约36种。与蜻蜓目一样,它们可分为古翅目。蜉蝣昆虫细长而柔软,体长一般为3~27毫米,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

口器有咀嚼能力,但上下颚退化,没有咀嚼能力。翅膜质,脉网状。前翅大而呈三角形。后翅退化,明显小于前翅。翅脉原始,休息时翅背直立。雄性有加长的前脚,用于捕捉飞行中的雌性以促进交配。成年蜉蝣通常生活在溪流和海滩湖泊附近。

什么是蜉蝣?

蜉蝣,俗称蜉蝣,是一种原始的有翅昆虫,具有古老而特殊的特征。蜉蝣昆虫细长而柔软,体长通常为3-27mm,触角短,复眼发达,胸中部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极长的耳环, 和一些物种有一条中央尾巴 丝绸。

幼蜉蝣是水生的,生活在淡水湖泊或溪流中。若虫期持续数月至一年或更长时间,蜕皮20至24次,最多可达40次。若虫完全长大后,或浮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的石头或植物茎上,日落后作为亚成虫出现。亚成虫与成虫相似,有发达的翅膀。从水里出来后,它们停留在水边的植物上。

一般在24小时左右,就会蜕变成成虫。这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成体后继续蜕皮的现象是有翅昆虫蜉蝣特有的现象。这种变态称为原始变态。成人不食,寿命短,一般只能活几小时到几天,故有“朝生暮死”之说。

由于许多种类的蜉蝣对缺氧和酸性环境非常敏感,因此一个地区蜉蝣的数量可以作为衡量该地区环境污染程度的指标。北美和欧洲许多地区的酸雨杀死了栖息地中的蜉蝣幼虫,减少了当地鱼类的数量——因为蜉蝣幼虫是鱼群的主要食物。

蜉蝣是一种什么动物?

01

蜉蝣是原始的有翅昆虫。蜉蝣目昆虫体型细长而柔软,体长一般为3~27毫米,体型小而细长,体壁柔软。头小,触角短而刚毛。复眼发育良好,女性的复眼往往左右较远,而男性的复眼往往较大且距离较近,而且每只复眼的上下部分往往不同.一般眼睛小部分的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大,也有两部分完全分开的情况。

蜉蝣,古老而特殊的形状,是原始的有翅昆虫。蜉蝣目昆虫体型细长而柔软,体长一般为3~27毫米,体型小而细长,体壁柔软。头小,触角短而刚毛。复眼发育良好,女性的复眼往往左右较远,而男性的复眼往往较大且距离较近,而且每只复眼的上下部分往往不同.一般眼睛小部分的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大,也有两部分完全分开的情况。

成体体壁薄而有光泽,通常为白色和淡黄色。有一对或两对翅膀,飞行时振动频率很小。前后胸小,不显眼。翅有两对,呈三角形,质脆,膜质。它们大多前翅大,后翅小,有的后翅退化。他们在休息时直立在身体的背部。蜉蝣翼脉和翼节不发达,翼脉原始,翼脉极其众多,纵横脉多,呈网状。翅膀表面呈扇形。腿无力,仅用于攀爬。

跗节1-5节,末端有爪1对。腹部有11节,第11节仅存一块窄环状背板。雄性第10节后缘有一对由前足伸出形成的扣环,3-4节,少数1节,用于捕捉飞行中的雌性。里面有两对短而简单的阴茎。雌性生殖孔1对,开口于第7、8腹节腹面。卵巢呈节段排列。两性都有成对的生殖孔。腹部末端有一对分节的长丝状尾丝,第11节背板常伸长形成中尾丝。尾须和中尾丝细长且多节,类似于缨翅目昆虫。

蜉蝣是什么昆虫?

蜉蝣是蜉蝣昆虫的总称,起源于石炭纪,距今至少有2亿年的历史。蜉蝣有着古老而奇特的外形,是原始的有翅昆虫。主要分布于热带至温带地区,世界已知约30-50种,我国已知36种。蜉蝣目和蜻蜓目可分为古翅目亚纲,其翅不能折叠。蜉蝣昆虫细长而柔软,体长3-27毫米,触角短,体壁柔软,复眼发达,角短,刚毛。口器具咀嚼性,中胸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极长的鹿角,有的种有中央尾丝。幼虫是水生的,成虫不摄食。寿命很短,仅此而已。

蜉蝣幼虫生活在淡水生境、淡水湖泊或溪流中,大部分生活在温度适中、流动的水中,少数能在咸水中生存,有的甚至生活在陆地上,成年生活通常在航班。分布于除南极洲、北极高纬度地区和一些大洋岛屿以外的世界各地。

春夏两季,从中午到傍晚,常有成群结队的雄性进行“婚飞”,雌性则单独飞入群体与雄性配对。在水中产卵。卵很小,呈椭圆形,颜色多样,表面有纹理,粘性大,可以附着在水底的碎屑上。若虫期持续数月至一年或更长时间,蜕皮20至24次,最多可达40次。成熟若虫可见1~2对变黑的翅芽。两侧或背部有一对气管鳃,是适合生活在水中的呼吸器官。以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为食,有些种类在秋冬季节以水下碎屑为食。常在静水中攀爬、爬行或钻入底泥中,或在急流中吸食砾石下栖息。若虫完全长大后,或浮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的石头或植物茎上,日落后作为亚成虫出现。亚成虫与成虫相似,翅发达,但体色暗淡,翅不透明,后缘有明显的纤毛,雄性的抓手不弯曲。从水里出来后,它就停留在水边的植物上。一般来说,大约24小时后,它们就会蜕变成成虫。这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成体后继续蜕皮的现象是有翅昆虫蜉蝣特有的现象。

大多数蜉蝣幼虫的生活重心是取食:有的是滤食性动物,利用前腿和口器上的刚毛来采集悬浮的食物;有些吃植物或其他生物碎片。成人不食,寿命短,一般只能活几小时到几天,故有“朝生暮死”之说。成年蜉蝣在其短暂的生命周期中负责交配和繁殖。

扩充信息

古人云:“蜉蝣晨生暮,自娱自乐”,其实就是说在若虫阶段,蜉蝣要要经过20多次蜕皮才能慢慢长大,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显着的亚成年阶段。蜉蝣的幼虫长到半成熟期时,胸背部会长出发育良好的翼芽,但此时的足和尾须还未完全发育,故称为亚成虫.出水后,亚成体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或石头上,约24小时后蜕皮,最终成为成体。蜉蝣成虫的寿命很短,少则几小时,多则1至2天,少数可超过10天。蜉蝣一旦成年,其口器就会退化,失去进食的功能。因此,成虫阶段的蜉蝣会处于不吃不喝的状态,只能靠体内积累的能量维持生命。因此,蜉蝣的生存时间变短了。

什么是蜉蝣?蜉蝣简介1.蜉蝣是最早的有翅昆虫之一。 2.它们的翅膀不能折叠,身体又细又软。体长通常约为3-27毫米。还有一对很长的尾丝。成虫不进食,因此蜉蝣的寿命很短,通常只有几小时到几天。

蜉蝣是什么,蜉蝣是什么动物的介绍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章来源于网络或者作者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三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z.net/25324.html

(0)
上一篇 2023 年 03 月 01 日
下一篇 2023 年 03 月 01 日

相关推荐